医学不能见病不见人
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663

  他得了猩红热,两周后继发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和心包积液,住进了一家小医院。三天后,他被救了过来。治疗其实并不算复杂,最严重时用过几天青霉素,但护理却绝对周到——护士把饭喂到他嘴里,一有空就轮着来给他讲故事。“60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张病床,那间病房,窗外的那几颗大松树。”韩启德写道,“哦,医学是有温度的。”

  11月19日,《医学的温度》新书发布会暨读书分享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医学的温度》是一本“小书”,收录了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的19篇文章。

  在发布会现场,韩启德表示,科技是推动医学进步与保障全民健康的根本力量,强调人文,不能否定科学。但我们也要看到人的复杂性,看到科技和医学水平还不足以让所有疾病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技术至上的盛行,会让公众产生不符合实际的过高期望,也让医者不能跳出技术的局限。”他说,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伤痛,伤痛是一种主观感受,病人需要疗愈,也需要关爱和照顾。医生要治病,也要治心。

  韩启德欣赏特鲁多医生的一句话——医生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

  “现在有的医生看病头都不抬,问病人一句哪里不舒服,就开出一大堆化验单,让查完再来看,病人能满意吗?”韩启德在书里写道,医学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人,而不是教科书上描述的一种种病。《医学的温度》对现代医学进行了反思,提出医学具有科学属性、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而后两者,常常被忽略了。

  在读书分享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颇有感触地指出:“我们对医学技术的进步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医学的温度却慢慢有些下降了。”唐金陵说,医学的温度,不仅是指医者面对病人显示出真切的关怀,也在于整个医学界对使命的坚守,对医学初衷的执着。

  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说得直接: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人的健康需求、人对疾病的防治需要为导向,而不能以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发展为导向。“我们在顶层设计上要注意以人为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曾跟附属医院的大夫聊过这个话题。大夫反问他,要求医生有温度,医院的管理也应该有温度。如果院长每次来科室,关心的都是数据和指标,医生怎么有温度?“我们必须审视医学文化。不能因为技术至上、金钱至上,就把追求真善美,变成追求功名利。”陈国强说,赋予医学温度,必须让医生有尊严。

  要成就医学的温度,也要一定“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也在思考,现在整个医学界温度不足,是因为自身“燃烧”不够,还是外部能源给予得不够?“我们要考虑,怎么能厚植行业发展的基础。”

  韩启德在书中指出,我国拥有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医疗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的医疗队伍,他们身上体现着社会的良心。但我们的医生也承受着社会转型时期的严峻挑战。“我们的医生不仅要努力提高医术水平,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医学是人类情感和人性的表达,目的在于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和保护自身的生产能力。”韩启德强调。(张盖伦)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方对辖区内违规占用耕地种树造林的现象进行纠偏,要求整改复耕、恢复种粮。符合国家政策的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国家政策和标准建设的防护林和绿色通道等,按照林地、草地管理,禁止纳入整改复耕范围。

  今年4月,中国发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风乌”,首次实现在高分辨率上对核心大气变量进行超过10天的有效预报。不少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与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只要人类社会的化石燃料消耗不减少,气候变暖的趋势就不会停止。

  正值荔枝季,这种清香甜美的水果广受人们喜爱。但专家提示,荔枝虽美味,却不宜贪多,过量食用易患“荔枝病”。家住沉阳市的赵毅一次性吃了一大包荔枝后,突然头晕目眩,去医院就诊后被医生告知,这是“荔枝病”的表现。

  本项科研工作中,研究人员揭示了铰链部位中的折扇形矿物硬组织所蕴含的跨尺度耐疲劳设计原理。这种兼顾变形性和耐疲劳性的跨尺度设计原则,有望为未来功能材料的仿生设计和创制提供崭新思路。

  目前,判决已生效,陈某已将赔偿款赔付至“未爱绽放”专项基金,并已完成第一次志愿服务修复公益损害。2022年12月12日,案件被移送至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检察院办理,检察官审查案件后认为,人脸信息具有高度的个人生物识别特征,属于个人敏感信息,陈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951年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共发生了21次厄尔尼诺事件,曾给我国带来高温热浪、洪涝和干旱等影响。

  这种兼顾变形性和耐疲劳性的跨尺度设计原则,有望为未来功能材料的仿生设计和创制提供崭新思路。

  加工环节是粮食损失浪费较重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各地积极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进应用节粮减损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粮食综合利用,实现粮食利用最大化。

  在琶洲实验室,记者见到了相关AI戒毒设备。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记者来到琶洲实验室和岑村强制隔离戒毒所实地采访,了解正在进行中的AI戒毒技术。

  6月23日,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提到,6月22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了39℃以上的高温天气,观象台最高气温为41.1℃,突破6月历史极值(6月观象台极端最高气温为40.6℃,出现在1961年6月10日)。

  这几天,华北、黄淮一带高温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23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持续高温天气成因有哪些?何时结束?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北京时间6月21日22时58分迎来夏至节气。该时节天气炎热,暴雨频繁。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是北半球夜最短、昼最长的日子。

  付巧妹作为国际古遗传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之一,在本次评选中从全球25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科学家。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孝钿副研究员领衔完成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发现双周期的天琴座RR型变星是最好的标准烛光,利用它的两个周期来测量星系距离不再需要元素丰度的信息,这使得星系批量高精度测距得以实现。

  记者20日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近日,天宫空间站电推进系统气瓶完成在轨安装任务,该院801所首次采用“换气”的方式完成电推进系统推进剂氙气的补充。

  6月20日11时1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




上一篇:2023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么兔年元宵节放假吗   下一篇:股票s和b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