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三月黎苗风相约海南逛琼中
时间:2023-04-26  浏览次数:663

  本报讯 4月21日20时,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3年传统节日“三月三”主题文艺晚会在“三月三”广场隆重举行,开启了一年一度盛大佳节的全民狂欢。主题晚会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热情好客的黎族苗族群众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向远方来的朋友展示最浓郁、热情的民族文化盛宴。记者 林道亨

  4月21日20时,琼中三月三广场灯火璀璨,伴随着激昂的旋律、优美的舞姿,一首《浪漫三月·请你来》拉开了本场晚会的序幕,奏出了琼中人民心中按捺不住的喜悦和激情。

  晚会现场,琼中县委书记蒋莉萍宣布2023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传统节日“三月三”主题文艺晚会开幕。

  本次晚会分《乡音浓郁·满三月》《苗韵鼓风·述情深》《校园风采·绽花蕊》《乡村振兴·谱新篇》四大篇章,16个节目异彩纷呈,民族歌舞形式多样,有舞蹈、对歌、独唱、组唱、猜谜歌、民族乐器表演、竹竿舞等。独唱《我家住在黎母山》《清正廉洁歌》《绿水青山话琼中》、舞蹈《锦绣琼中》、风趣苗歌表演《走村歌》、情景歌舞表演《好书记》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演员们,用欢快活泼的表演和专业的演唱,用少数民族的热情大方和独特魅力喜迎八方来客。女声小组唱《琼中女足》特邀琼中女足教练员上台演唱,让观众更加深入理解琼中女足“坚忍不拔、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精神的内涵。整场晚会激情四射,赢得一阵又一阵掌声,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绚烂多彩的琼中画卷。

  琼中地处海南中部生态保护核心区,素有“宝岛绿钻”“养心天堂”“黎母胜地”等美誉,具有中部交通枢纽中心、一流生态旅游资源及巨大的特色农业发展潜能优势,拥有全省唯一“农”字头省级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及琼中女足知名品牌。近年来,琼中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契机,紧扣海南“三极一带一区”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建设“一县三城五地”目标,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荣获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建成了琼中首家国家级4A级景区——海南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琼中黎族民歌》《苗族民歌》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琼中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琼中女足体教融合模式被写入《中国女子足球改革发展方案》,并在全国推广。尤其是2022年以来,琼中在全省首推“营商下午茶”主题活动,“信用+”行政审批服务模式入选自贸港第十五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与河南省中医院合作办医,与海口滨海九小、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不断深化,成功吸引多家优质企业在琼中安营扎寨。2022年GDP增速排名全省第4,高质量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前列。

  历时2个小时,主题晚会在谢幕曲《今天是个好日子》的美好旋律中落下帷幕,在场的市民观众意犹未尽,纷纷拿出手机,走向舞台前方与演员们合影。整场活动从始至终都回荡着激情、洋溢着活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黎族苗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集中展示了琼中的新面貌、新气象,共同歌颂幸福生活、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强音。

  “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作为一个黎族人,能够参与今天晚上的表演,感到非常荣幸。”7岁的小曾是晚会的一名演员,她穿着黎族传统服饰向记者介绍参加表演的心得体会。

  据了解,琼中今年的“三月三”节庆活动主题为“醉美三月黎苗风,相约海南逛琼中”,活动从4月11日持续至5月20日,分旅游演艺类、旅游文化类、旅游美食类三大类活动,共有11项精彩纷呈的活动。

  4月22日上午,2023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琼中分会场以“锦绣琼中三月三 黎风苗韵焕新彩”为主题的黎苗服饰展示暨走秀活动在三月三小广场举行,活动吸引近2000余名群众和游客驻足观赏。

  在现场,黎族织锦、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黎锦编织、苗衣绣制过程。现场对琼中非遗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医药、海南苗族婚俗、黎族太岁舞、苗族平安舞等,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围观。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由黎族传统五大方言时装展、乡镇妇女代表服饰展、苗族服饰展、黎苗元素文创产品展示、黎族现代服饰展、黎族苗族旗袍系列展等多个部分组成。服装上生动的图案、浓烈的色彩与特有的黎风苗韵设计相互映衬,彰显出黎族苗族特有的风土人情。

  据了解,黎族传统服饰灿烂多彩,款式、图案很有地方特色,分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等五大方言区黎族服装,因居住环境不同等因素,各方言区服饰存在较大差别。

  在黎苗现代服饰的展示中,巧妙地将黎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通过创新和改良的服饰兼具黎族苗族传统文化内涵和当代时尚风格。与此同时,部分黎族织锦、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人现场演示黎锦编织、苗衣绣制过程,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在一针一线中逐渐显现,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此次黎苗服饰展示活动,是琼中“文化+旅游”模式的深度探索,通过黎族苗族服饰展示、展销,在传承和保护黎苗文化的同时,推进黎锦苗绣商品化发展,提升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推动琼中农文体康旅融合发展,打造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到美好生活中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不断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提升琼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依法加强民族事务管理,促进琼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科学发展,努力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良好发展环境。

  近年来,琼中先后荣获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8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个人”4个。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推进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档升级。

  传承发展好黎苗文化,深入挖掘黎锦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琼中举办两期民族文化创作者和非遗技艺传承培训,采取县内集中培训和省内参观学习交流等方式进行。目前,全县民族文化“三进校园”活动已普及到38所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校园内“人人会唱民歌,会跳民舞;班班有歌声,校校有歌舞”。2021-2022年以“三月三”传统节日为契机,创作了4首黎苗歌曲,2021年,在昌江县主会场参加原生态民歌对唱及黎绵苗绣技艺展示比赛活动中,得到了群众和评委的好评。2022年7月,在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比赛中,琼中武术代表队凭借扎实的功底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勇夺9枚金牌、13枚银牌、8枚铜牌,再创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列全省第一的佳绩。

  记者了解到,目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有14个村庄命名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0个。琼中将黎苗非遗文化传承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建设、整合资金等多种方式,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产业、特色民居、人居环境、民族文化等方面,激活传统村落生机和活力,促进乡村旅游、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乡村旅游“什寒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琼中什寒村结合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民族风情等独特优势,依托“党员驿站”党建服务品牌,推行“旅游+扶贫”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奔格内”乡村休闲旅游,探索出了一条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与山区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新路子,引领农户逐步走上了旅游致富之路。什寒村从2013年2家农家乐,增长至2021年的18家,旅游公司吸纳20名村民(含17名脱贫户)参加工作,平均月工资约2000元,建设民宿52间、农家乐20间,以及20家特产店,有10户脱贫户参与民宿经营,有30户脱贫户参与农家乐和特产店经营,带动了收入增长,农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不足1000元增至2022年的2万多元,12年时间增长了20余倍,逐步走上了旅游致富之路。




上一篇:一季度GDP增长45%超预期上海车展国产电动车站上“C位”丨一周热点回顾   下一篇:c开头的火车是什么车c开头的火车是高铁吗